香港心聆 (Mind HK)

Mind HK 為《稅務條例》第 88 條下的一所註冊慈善機構 (91/16471),並於 2017 年成立。 我們希望確保香港沒有人需要獨自面對精神健康問題。我們透過網上資源、培訓以及外展活動與計劃等工作來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消除有關污名,達到全民精神健康的目標。透過合作研究,我們希望讓香港成為公共精神健康界內的全球領袖及地區典範。

https://www.mind.org.hk/zh-hant/

聯繫我們

此活動已結束,註冊已經關閉。 Mind HK中查看更多活動

活動詳情

「我們的精神健康故事:由我們發聲 再見污名」是由 Mind HK 與思健合辦、由怡和集團贊助的「我就是我」消除污名計劃 舉辦的首個大型網絡故事分享會。由怡和集團贊助,是次線上活動將會由 Mind HK 大使們分享他們有關精神健康與其污名的個人經歷。網上活動將於 5 月 25 日(星期三)上午 11 時至晚上 8 時舉行,供予大眾免費報名及參與。屆時大使們將會在不同環節中分享他們的個人故事:從抑鬱症、焦慮症,和飲食失調等精神疾病中復元,到面對神經多樣性的挑戰時管理自己的精神健康的經歷,以及更多圍繞精神健康的主題。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故事與對話來向大眾展示和充權,鼓勵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對話與行動。

[全日票] 我們的精神健康故事:由我們發聲 再見污名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11:00AM - 8:00PM 的環節: 「我們的精神健康故事:由我們發聲 再見污名」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DONATION TICKET] FULL DAY ACCESS

You can gain access to Our Mental Health Stories: Speaking Up Against Stigma from 11:00AM to 8:00PM. All proceeds from this donation ticket will go to Mi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 Limited (Mind HK) to support its 'More Than A Label' anti-stigma work.

標準價格港幣 150

[廣東話] 開幕禮:我們的故事 — 序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11:00AM - 11:50AM 的環節:[廣東話] 開幕禮:我們的故事 — 序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開幕禮:我們的故事 — 序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11:00AM - 11:50AM 的環節:[ENG] 開幕禮:我們的故事 — 序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廣東話]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12:00PM - 12:50PM 的環節: [廣東話]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細聽我說故事 – 擁抱神經多元的自己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12:00PM - 12:50PM 的環節:[ENG] 細聽我說故事 – 擁抱神經多元的自己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If you want to talk, I’m here.

You can gain access to [ENG] If you want to talk, I’m here. from 1:00PM to 1:30PM.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廣東話]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 焦慮和抑鬱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2:00PM - 2:50PM 的環節:[廣東話]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 焦慮和抑鬱 」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飲食失調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3:00PM - 3:50PM 的環節:[ENG]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飲食失調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尋找屬於我的心靈良藥 – 與傳統方式相輔相成的治療方式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4:00PM - 4:50PM 的環節:[ENG] 尋找屬於我的心靈良藥 – 與傳統方式相輔相成的治療方式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5:00PM - 5:50PM 的環節:[ENG]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廣東話] 從文化差異中看精神健康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6:00PM - 6:50PM 的環節: [廣東話] 「從文化差異中看精神健康」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ENG] 職業倦怠關注組:為工作而活?

你可以在此登記參與 5:00PM - 5:50PM 的環節:[ENG] 職業倦怠關注組:為工作而活?

標準價格免費門票

活動日程

2022年05月25日

活動環節

11:00 - 11:50
開幕禮:我們的故事 — 序 (廣東話)
每七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精神健康困擾。然而,我們在 2021 年間進行的消除污名調查發現,並發現 46% 受訪者認為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律和意志力。參加我們為期一天的線上個人故事分享「我們的精神健康故事:由我們發聲 再見污名」的開幕活動,屆時將會由 Mind HK 臨床顧問和 Mind HK 大使一起介紹及分享有關最常見的精神健康狀況與經歷。
Margaret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Margaret
Margaret 在 2009 年決定辭去政府工作,花更多時間照顧她的正值青年的孩子,並兼職教育工作。她從 2014 年也成為了全職家庭照顧者。面對著眾多轉變,她因此而經歷精神健康困擾,而她也花了一段時間來應對其帶來的挑戰。Margaret 希望透過分享自身故事,向大眾分享自己在面對精神健康帶來的挑戰中如何自處。
12:00 - 12:50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廣東話)
我們從 2021 年的研究發現, 37% 受訪者表示對於與經歷精神問題困擾的人士居住在同一住宅區內的想法感到害怕——反映出香港圍繞精神健康的的污名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此現象既諷刺卻不令人驚訝。圍繞精神病患者的污名與負面觀感使人更抗拒主動接受精神健康協助,使他們的復元之路更難行。一起聆聽 Mind HK 大使 Jeff 和 Coby 分別關於躁狂抑鬱症、焦慮症、抑鬱症和注意力不足及過過度活躍症的精神健康故事,以及他們如何面對和克服圍繞精神健康的污名。
Coby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Coby
Coby 曾是一名會計師,現在一所精神科宿舍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她在 2018 年被診斷出躁狂抑鬱症,現在是復元後的第三年。她創意非凡,並熱愛畫水彩畫、西餐烹飪和打理園藝。她的夢想是透過自身經歷來啟發他人,消除圍繞精神疾病的污名。
Jeffrey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effrey
Jeffrey 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過去一直在廣告領域中工作。尤其生活在節奏急促且喧囂的城市中,他熱愛透過運動和恆常冥想練習來保持自己的精神健康。
13:00 - 13:30
如果你想講,我一直會在。(英文)
我們希望無人需要獨自走過自己的精神健康旅程。我們身邊總有至親經歷精神健康困擾,而我們也會在旁與他們同行。我們邀請了 Mind HK 大使 Erica 與她的母親一起展開對話,討論從接受診斷以至復元的過程中至親所扮演著的重要角色。
Eric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Erica
Erica 在企業中擔任傳訊顧問一職,負責支援不同企業的發展、並籌辦員工內部通訊和活動、以及制訂員工福利計劃等協助他們照顧其身心健康。 Erica 一直熱衷於善用傳訊幫助他人。修讀心理學和社會學後,她在華盛頓的一家機構開始工作,利用傳播和推動行為改變的策略來改善不同公共衛生範疇,例如心臟病、關注年輕女性乳癌問題、青少年約會和精神健康。在追逐移居海外的夢想後,Erica 於 2017 年 9 月回到香港,為跨國醫療保健、企業和教育客戶執行傳播項目。在經歷過精神健康困擾及獲得為前公司籌辦員工精神健康計劃的機會後,她受之啟發,目標將全力為不同企業創建更健康、更快樂的工作場所。
13:30 - 14:00
BREAK
14:00 - 14:50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焦慮和抑鬱 (廣東話)
你有否曾對別人的焦慮和抑鬱復元經歷感到好奇嗎?我們收集了一些大眾就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復元過程所提出的問題。歡迎參與我們的討論,收聽 Mind HK 大使 Annissa 和 Lalin 分享他們的精神健康故事和解答你們想知道的問題,藉此能夠消除香港的精神健康污名,讓大眾更了解這兩種最常見的精神健康狀況。
Anniss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Annissa
Annissa 在成長過程面對精神健康問題,並一直處於從焦慮症和抑鬱中復元之路。她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聲音,為那些正感到困擾、被誤解、被忽略或被忽視的人發聲。 她希望能以身作則,向大眾展示勇敢分享自己的故事的力量 。
Lali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Lalin
Lalin 在內地出生長大,在 2015 年來到香港讀大學,和開始了她擔任顧問的職業生涯。近年來在香港經歷了的風風雨雨,她與這個地方產生了一種特別的連結,也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來為身邊的人充權。 她與家人分隔兩地,來到這座城市追夢。然而當前的處境、文化差異與社會觀感卻為她造成無比壓力、焦慮,甚至不知所措。她經歷恐慌突襲,更曾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好起來。但是,黑暗的盡頭總有曙光。她在復元路上得到來自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協助與支持,這些都讓她知道自己不是獨自一人,也比以前更加堅強。 「覺得難受是沒關係的,我們大家都在一起前行。」
15:00 - 15:50
伴我走過復元之路:飲食失調 (英文)
你想聆聽關於飲食失調的個人復元故事嗎?我們收集了公眾關於他們想從焦慮症和抑鬱症中復元的知識的問題。聽聽 Mind HK 大使 Yen 和 Bea 講述他們如何從飲食失調中康復的故事,並解答一些你們對如何在香港克服飲食失調和有關消除圍繞這個女性中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的污名。
Ye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Yen
Yen 熱衷於為精神健康倡議,喚起大眾對社會過分執著追求完美的關注。她過去也曾過分追求卓越,在學生時期曾跳級學習,並成為了學校裡最年輕的總領袖生和畢業生致詞代表。她隨後以 GPA 滿分的成績從斯坦福大學畢業,並在紐約市投資行工作,最終更創辦了自己的服裝零售品牌。她的品牌曾在華爾街日報、CNBC、福布斯亞洲等傳媒中被報導。然而,不斷追求完美卻卻令 Yen 自青少年時期開始面對嚴重的飲食失調和抑鬱症。經過長時間的身心交戰,她決定重新開始,致力在社會上推廣精神健康。她希望透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別人引以為鑑,並將成為一名非牟利的輔導員。在這段旅程中,Yen 正在香港大學修讀心理學碩士學位,同時是情緒支援熱線中心的義工,另外她也參加了今年夏天Mind HK的青少年情緒輔導員(YWP)計劃。
Be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Bea
Bea 在八年前定居香港,成為了一名英語教師。她對這座城市有一種特別的連結,因為這裡是她成功克服伴隨她在紐西蘭和英國長達十年的飲食失調。在發掘自己的過程及他人的鼓勵下,她踏上教育之路,並在任全職教師的工作期間同時擔起義工角色,包括管理工作、教師培訓,和協助策劃難民教育義工計劃。去年她成為了精神健康急救員,而她的復元故事也在她所工作的機構被廣泛分享。她也策劃了許多不同提高員工對精神健康意識的計劃,藉此消除圍繞在職場內外討論精神健康的污名。今年年末開始將在香港大學進修輔導學碩士課程,她很高興有機會重回到自己原本修讀的科目:心理學與社會學,亦以協助他人復元和活出充實人生為目標與夢想。
16:00 - 16:50
尋找屬於我的心靈良藥 – 與傳統方式相輔相成的治療方式 (英文)
每個人的精神健康良方都可能各有不同,而尋找過程卻可以很複雜——沒有一種方法能對所有人都奏效。聆聽 Mind HK 大使 Bea 和 Gaëlle 分享他們的精神健康故事和他們如何運用不同方法幫助自己自己從患有飲食失調和產後精神病中康復過來。我們也會看看創意藝術如何與傳統的治療方式互相配合以幫助他們走向復元。
Be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Bea
Bea 在八年前定居香港,成為了一名英語教師。她對這座城市有一種特別的連結,因為這裡是她成功克服伴隨她在紐西蘭和英國長達十年的飲食失調。在發掘自己的過程及他人的鼓勵下,她踏上教育之路,並在任全職教師的工作期間同時擔起義工角色,包括管理工作、教師培訓,和協助策劃難民教育義工計劃。去年她成為了精神健康急救員,而她的復元故事也在她所工作的機構被廣泛分享。她也策劃了許多不同提高員工對精神健康意識的計劃,藉此消除圍繞在職場內外討論精神健康的污名。今年年末開始將在香港大學進修輔導學碩士課程,她很高興有機會重回到自己原本修讀的科目:心理學與社會學,亦以協助他人復元和活出充實人生為目標與夢想。
Gaëlle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Gaëlle
Gaëlle 在香港生活超過 17 年。 她的多才多藝使她開展了從企業工作到表演藝術的多元職涯。 Gaëlle 既是一名傳播和策略顧問,亦是深受喜愛的麵包店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是香港青年的傑出女演員和戲劇老師。 Gaëlle 是兩名年幼孩子的母親,她在 2016 年誕下女兒後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復元後,她一直致力學習有關精神健康的知識。 Gaelle 透過分享了自身經驗和見解,來幫助普及精神健康,和消除圍繞精神健康的污名。
17:00 - 17:50
這是我們與污名的故事 (英文)
我們從 2021 年的研究發現, 37% 受訪者表示對於與經歷精神問題困擾的人士居住在同一住宅區內的想法感到害怕——反映出香港圍繞精神健康的的污名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此現象既諷刺卻不令人驚訝。圍繞精神病患者的污名與負面觀感使人更抗拒主動接受精神健康協助,使他們的復元之路更難行。一起聆聽 Mind HK 大使 Claudia、Jonathan 和 Hafsa 分別關於躁狂抑鬱症、焦慮症、抑鬱症和注意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精神健康故事,以及他們如何面對和克服圍繞精神健康的污名。
Claudi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Claudia
我是一名曾經歷童年創傷、複雜性創傷和性侵犯的幸存者。我也享受在合唱團中唱歌、探索畫廊、閱讀懸疑小說,和神經多元人士——這全都是我!雖然我的經歷影響了我的身、心健康,面對抑鬱症、焦慮症與創傷的這段過程讓我敢於站出來談論精神健康困擾的眾多面向,藉此打破有關污名,展開真正的精神健康對話。我的復元旅程教會了我許多事情,尤其是當你在此時此刻仍站在這裡足以代表你的努力——你仍存在於這裡。對我來說,生活不是在於等待,或追求隧道盡頭的曙光,而是在穿越隧道的過程中,無論是前進或後退,重要的是透過自己親手點亮當前的黑暗。
Hafs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Hafsa
Hafsa 在香港出生長大。她曾在 18 歲時一度離開香港,並在英國第一波疫情後再次回來。她從事有關身心健康的行業,並從中學會應對抑鬱症及焦慮症。她熱愛冥想,因為冥想能讓她感受更實在、更集中及更有自覺。Hafsa 希望她的故事會感染他人, 明白過去不會定義我們的未來,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能作出的改變,而這些都會令我們在抑鬱症中步向復元。
Jonatha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onathan
Johnathan 多年來一直積極於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儘管他需要時間應付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和自閉症譜系障礙(ASD),但他希望能通過分享他的故事傳達積極的生活方式和讓大眾認識怎樣協助與他有類似經歷的人。
18:00 - 18:50
從文化差異中看精神健康 (廣東話)
我們的文化環境能影響自己如何看待精神健康,而香港獨有的文化特特質亦帶來不少挑戰。與 Mind HK 大使 Annissa 和 Michael 一起討論有關圍繞香港獨有的文化差異對他們的精神健康之旅所帶來的影響。大使們將分享他們自己從抑鬱症、焦慮症和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生活中的復元經歷,以及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Anniss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Annissa
Annissa 在成長過程面對精神健康問題,並一直處於從焦慮症和抑鬱中復元之路。她希望可以透過自己的聲音,為那些正感到困擾、被誤解、被忽略或被忽視的人發聲。 她希望能以身作則,向大眾展示勇敢分享自己的故事的力量 。
Michael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Michael
Michael 總是朋友中最有創意、有活力的一位,他也會盡力追求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作為一名律師,他也對寫作、公眾演講、音樂、歷史、心理學、美食品評、跑步和高爾夫球等不同活動充滿興趣。然而,在他「Geeky」的性格背後,他也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困擾,直到他終於被診斷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當Michael 在與一般人稍有不同的職業生涯和人生道路上繼續前進時,他希望他的自身經歷能協助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意識,鼓勵他人視挑戰為自我認識的機遇,不要妥協、不要對自己的信念失去信心。
19:00 - 19:50
職業倦怠關注組:為工作而活?(英文)
香港是世界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因此,我們亦難免會犧牲照顧自己和精神健康的時間。一起參與 Mind HK 大使 Lalin、Joann 和 Pooja 的討論,討論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優先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和認識職業倦怠的重要性。
Lali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Lalin
Lalin 在內地出生長大,在 2015 年來到香港讀大學,和開始了她擔任顧問的職業生涯。近年來在香港經歷了的風風雨雨,她與這個地方產生了一種特別的連結,也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來為身邊的人充權。 她與家人分隔兩地,來到這座城市追夢。然而當前的處境、文化差異與社會觀感卻為她造成無比壓力、焦慮,甚至不知所措。她經歷恐慌突襲,更曾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好起來。但是,黑暗的盡頭總有曙光。她在復元路上得到來自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的協助與支持,這些都讓她知道自己不是獨自一人,也比以前更加堅強。 「覺得難受是沒關係的,我們大家都在一起前行。」
Joan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oann
Joann 在銀行全職工作,並同時完成了心理學碩士學位。 作為一名精神健康倡導者,她熱衷於提高大眾對精神健康的意識並對抗有關污名。 在空暇時間,她喜歡參與志願服務、烘焙、水上運動和遠足。
Pooj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Pooja
Pooja 來自英國,曾在印度生活,現居於香港。她曾被診斷患有焦慮症,現在已經復元。 寶萊塢舞蹈、為自己的社交生活訂立界線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她的復元旅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Pooja 希望透過分享自身故事鼓勵他人踏出一步分享自身經歷,消除圍繞精神健康的污名。

同時進行

11:00 - 11:50
我們的故事:序 (英文)
每七名香港人中就有一位在一生中會經歷常見精神健康困擾。然而,我們在 2021 年間進行的消除污名調查發現,並發現 46% 受訪者認為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律和意志力。參加我們為期一天的線上個人故事分享「我們的精神健康故事:由我們發聲 再見污名」的開幕活動,屆時將會由 Mind HK 臨床顧問和 Mind HK 大使一起介紹及分享有關最常見的精神健康狀況與經歷。
Ye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Yen
Yen 熱衷於為精神健康倡議,喚起大眾對社會過分執著追求完美的關注。她過去也曾過分追求卓越,在學生時期曾跳級學習,並成為了學校裡最年輕的總領袖生和畢業生致詞代表。她隨後以 GPA 滿分的成績從斯坦福大學畢業,並在紐約市投資行工作,最終更創辦了自己的服裝零售品牌。她的品牌曾在華爾街日報、CNBC、福布斯亞洲等傳媒中被報導。然而,不斷追求完美卻卻令 Yen 自青少年時期開始面對嚴重的飲食失調和抑鬱症。經過長時間的身心交戰,她決定重新開始,致力在社會上推廣精神健康。她希望透過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讓別人引以為鑑,並將成為一名非牟利的輔導員。在這段旅程中,Yen 正在香港大學修讀心理學碩士學位,同時是情緒支援熱線中心的義工,另外她也參加了今年夏天Mind HK的青少年情緒輔導員(YWP)計劃。
12:00 - 12:30
細聽我說故事 – 擁抱神經多元的自己 (英文)
接受精神疾病診斷本身並不容易,對於神經多元人士的挑戰則更大。參與 Mind HK 大使 Claudia 的分享環節一起探討作為神經多元人士在精神健康旅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和見解。
Claudi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Claudia
我是一名曾經歷童年創傷、複雜性創傷和性侵犯的幸存者。我也享受在合唱團中唱歌、探索畫廊、閱讀懸疑小說,和神經多元人士——這全都是我!雖然我的經歷影響了我的身、心健康,面對抑鬱症、焦慮症與創傷的這段過程讓我敢於站出來談論精神健康困擾的眾多面向,藉此打破有關污名,展開真正的精神健康對話。我的復元旅程教會了我許多事情,尤其是當你在此時此刻仍站在這裡足以代表你的努力——你仍存在於這裡。對我來說,生活不是在於等待,或追求隧道盡頭的曙光,而是在穿越隧道的過程中,無論是前進或後退,重要的是透過自己親手點亮當前的黑暗。

演講嘉賓

Be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Be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Carol (香港心聆 (Mind HK) 副行政總裁)

Carol

香港心聆 (Mind HK)副行政總裁

Claudi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Claudi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Coby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Coby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Eric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Eric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Anniss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Anniss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Gaëlle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Gaëlle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Hafs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Hafs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Jeffrey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effrey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Joan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oann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Jonatha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Jonathan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Lali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Lalin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Margaret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Margaret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Michael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Michael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Min (香港心聆 (Mind HK) 營運總監)

Min

香港心聆 (Mind HK)營運總監

Natalie (香港心聆 (Mind HK) 凝心知友項目幹事)

Natalie

香港心聆 (Mind HK)凝心知友項目幹事

Nicole (香港心聆 (Mind HK) 凝心知友項目經理)

Nicole

香港心聆 (Mind HK)凝心知友項目經理

Odile (香港心聆 (Mind HK) 心理健康項目經理)

Odile

香港心聆 (Mind HK)心理健康項目經理

Ophelia (香港心聆 (Mind HK) 網絡編輯幹事)

Ophelia

香港心聆 (Mind HK)網絡編輯幹事

Pinky (香港心聆 (Mind HK) 內容顧問)

Pinky

香港心聆 (Mind HK)內容顧問

Pooja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Pooja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Steph (香港心聆 (Mind HK) 香港大學和香港心聆博士生)

Steph

香港心聆 (Mind HK)香港大學和香港心聆博士生

Vicki (香港心聆 (Mind HK) 心理健康項目幹事)

Vicki

香港心聆 (Mind HK)心理健康項目幹事

Yen (香港心聆 (Mind HK) 大使)

Yen

香港心聆 (Mind HK)大使

合作夥伴